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号 >> 大号资源 >> 正文 >> 正文

朱玉久原创丨两件衬衣散文

来源:大号 时间:2023/5/11
北京哪里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两件衬衣

作者:朱玉久

身上这件条花衬衣还是在如意集团门市部买的,棉线仿粗布的,同时买了两件,倒换着穿,越穿越软乎,已经贴身陪伴我七年了。

去年夏天,从洗衣机里拿出来,发现领口隐隐破了一条缝,说是缝吧,还有几根细如蛛丝的白线连着。我怪那滚筒洗衣机劲太大,搅坏了衣服。之后改为手洗,谁知,洗后那条缝完全裂开了,就在领子的正后方,大概有10多公分的样子。当家的看了果断地说:

“扔了吧!儿子给你买的衬衣还没穿呢!”

我说:“那太可惜了,补补吧。”

于是,我把针线包拿出来。这针线包还是我当战士时地方赠送的慰问品,真皮钱包形的,皮上“甘肃省革命委员会赠”几个金字清晰可见,用了半个世纪,拉链掉了几个齿,里面有顶针、缝衣针、各色线,当然都是后来陆续补充进去的。当家的见我拿出来,撇了撇嘴:

“又亮你的宝贝。”

我没理会,埋头选择合适的线,纫上针,准备把破了的领子织上。

谁知,缝合时犯了难,裂缝周围的组织都吃不住缝线的拉力,一拉就掉下来一条,裂缝反而扩大了。当家的见状又发言了:

“都糟了,缝不住了。”

我不服气:就凭我的手艺,还整不了这小小的领子!换个思路,不能织就补,在破了地方贴一块好布,把一圈缝住。

我把几个放零碎东西的抽屉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同样花色的布头。当家的又撂凉腔:

“嗨,买衬衣时忘了给人家要几块碎布了!”

我还是没理睬,继续想办法。忽然眼前一亮:目光停在衬衣前襟的口袋上……真佩服我的脑瓜好使,立马动手拆口袋。那口袋是机器缝上去的,针脚很密,大号剪子插不进去,我找了一把手术剪才奏效,小心翼翼地把那块口袋布拆下来,一抻,结实着呢!衣襟上留下一道凹形印痕,揉搓了几下就不显眼了。

我拿这块口袋布在领口那儿比量了一下,一半就够用了。于是从中间剪开,另一半留起来以备补那一件。

打补丁是我的拿手好戏,在部队当战士时就练成了,衣、裤、袜上没少打补丁,那补丁都平平整整,针脚均匀,像印刷体的省略号一样……可惜当时没有举行过比赛,若要比,我打的补丁肯定是最好的。

我把口袋布一圈的毛边折起来,压住领子上的破缝,花纹对准,一针一线地缝起来。这领子是衣服最要紧的地方,俗话说提纲挈领,我必须拿出最大本事把它缝好,争取成为一件艺术品,免得让人家笑话。

忙乎了半天,缝完了,把整件衬衣铺在飘窗上端详一阵,感觉还行,长出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工程。

当家的走过来,看了看,伸出大拇指,说:

“太棒了,简直不是人做的!”

我瞪了她一眼:“什么话?!”

她连忙赔笑:“说错了,说错了。我的意思是像机器做的。”

“还让我扔了呢!”

“现在谁家还穿补丁衣服,人家听说了还不骂我呀,以为我不舍得给你买衣服呢!”

噢,我明白了,是怕我丢她的面子呢!我翻出当年同学时的事:“你忘本了,忘了我对你的好印象咋来的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刚入高中时,我们俩来自不同县区,她说话有点嗲,我以为她娇气,对她印象不好,后来一次她从我跟前过,发现她肩膀上有块补丁,改变了我对她的印象,觉得她挺朴素的,印象好起来,再后来喜欢上她了。

她知道我又要翻腾这事,嘴一撇:“说了一百遍了……”

我翻来覆去地欣赏了一下刚才的作品,再次自我表扬了一把。

补好的衣服穿起来感觉与之前没有什么两样,我把另一件也如法补上了。一块口袋补好了两件衣服,真合算。

一天,我去理发,从镜子里见师傅直盯着我的衣领问:“这衣服样式真好,还耐磨。哪买的?”

我说:“您看清了吗?是补的。”

“啊!真的假的?我以为出厂就这样哩!”她连连称赞:“恁家属针线活太漂亮了。”

“嗯——”

好景不长,半年后,这衣服胳臂肘那儿又破了两条缝,像两条平行线,较长,另一只口袋拆下来也不够用,没办法,只好用棉线织了。已经糟了的那一片很勉强地接受了缝合线的连接。仅穿了一天,两条缝之间又裂了一条缝,再也无法下针了。我自言自语道:

“看来这衬衣只好撕了当抹布了。”

当家的过来看了看,说:“干脆改成短袖衫吧,把袖子截一下。”

我欣喜地回应:“好主意!”

她说干就干,拿过来一把剪子就要铰。我说:

“等一下,做个纪念,我拍个照。”

“啥意思?”

“发给孩子们,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我对他们有点意见,买的衣服穿不旧就换,衣服多得没处放。早该好好教育他们了!当家的又笑起来:“真不愧是政工干部呀!”

我把补了补丁的衣服照片发给了儿子,叮嘱他要注意节约。

两天后,儿媳妇送过来一个提兜,打开一看,是两件漂亮的新衬衣……

(写于年3月2日)

朱玉久(男),山东省嘉祥县人,年7月1日生。济宁一中“老三届”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民办教师。年12月入伍到大西北红军师,曾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毕业于国防大学。年转业地方工作,长期担任基层党委书记,单位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也跟着沾光。退休后常写小文抒发怀古念旧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