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ling《大象与蚊子》短笛大号
充满戏剧冲突的音乐是有故事的音乐,更何况看着也是如此有喜感的两样乐器结合在一起呢,在交响乐里负责最高音声部和最低音的两件管乐器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第一曲来自法国作曲家HenriKling在年的《大象与蚊子》,告诉你答案。乐曲形象的使用了大号与短笛,分别来描述大象的憨厚与蚊子的轻盈。当然如果蚊子都像Henri描绘的那样,我也会让它多飞会的。
JanHuylebroeck《hiruhiru》短笛大号
Jan的这曲《hiruhiru》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水蛭吗?哦No,开头听上去那么像爱情电影配乐的优美旋律完全不能让我联系上那么软趴趴的水蛭,也许他应该是另外的意思吧,长笛与大号完全可以是小鸟依人啊。好听。
苏萨号短笛
最后的苏萨号与短笛,估计有人会说苏萨号不是大号啊,小艺在此就稍稍科普下苏萨号,苏萨号的前身是一种抱着吹的椭圆形大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由著名的军乐指挥家、作曲家苏萨·约翰·菲利普改装发明而来,他把原本椭圆形抱号,经过改良形成了圆形,并且可以套在身上,背着吹,这样既方便了军乐演奏,又增强了乐队气势,后世也因此把这种背着吹的大号用他的名字命名了。
同样有喜欢piccolo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文章结尾“阅读原文”进入我的微店,里面有不少正版短笛乐谱选购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寻找精彩哦!
艺无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