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号 >> 大号图片 >> 正文 >> 正文

概括题要怎么做审题有方法

来源:大号 时间:2023/11/14

老师,每次我考卷上的概括题都会丢分。

老师,怎么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呢?

老师,我每次做概括题的时候,内容都会写得很长,因为,我觉得很多点都重要,但是,每次都因为答案写太长被扣分。

概括类的题目,到底该怎么做呢?

正如上面这几位同学所说,短文中的概括题,是很多同学考卷中的失分点。

但,为什么失分?大家认真分析过原因吗?

首先,大家要明白,概括题的常见题型有很多种

主要包括: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针对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针对文章中心进行概括)

3.概括某个自然段段意。(针对某个自然段进行概括)

4.文章已经分为了三个部分,请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针对文章某个部分进行概括)

5.请概括第二段到第六段的主要内容。(针对文章的某几个自然段进行概括)

6.请概括文章中的第二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针对文章中的某个故事进行概括)

每一种概括题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是不一样的。

那么,在考试的时候,你确定审清楚题目了吗?

如果没有审清楚题目,只是看到“概括”二字就匆匆作答,那么,自然会丢不少分。

因此,在完成概括题时,请你认真审题后,再开始作答。

敲黑板!!!以下是重点!!!

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概括类的题型,请先划出题目里的关键词。比如:概括什么内容?

全文吗?文章的中心吗?概括文章某个自然段或者几个自然段吗?

概括文章某个部分吗?概括文章中的故事吗?

在圈画好关键词后,带着关键词,通读全文。

今天的知识点就说到这里,接下来,请大家快速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并结合今天所学,试着完成后面的练习。

母爱如伞

雷碧玉

早起,拉开窗帘,窗外迎来了第一场春雨的问候。

望着走在雨中的女儿,身子严严实实地裹在伞下。我暗自庆幸,新买的大伞派上用场了。那天我上街购物,正好碰上百货商店在搞雨伞促销活动。眼前这把超大的雨伞,比普通伞多了两个伞骨,伞面也比普通雨伞大。撑上它,即便是大雨,也不至于全身淋湿。想着平日大雨天,女儿背着沉重的书包,撑着雨伞,总是无法瞻前顾后,淋得像只小落汤鸡,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把超大号的雨伞。今天看着女儿安然地行走在雨中,我特别有成就感。

中午下班进家门,我意外地看见母亲在客厅等我。“妈,这么大的雨,你来干吗?万一淋感冒了怎么办?”我一脸的不悦。“我看雨下得这么大,听顾客说街上有卖超大号雨伞,赶紧去给你买了一把。”母亲将手中的伞递给我,“你身体弱,淋雨容易感冒发烧。”一丝愧疚涌上心头。我只想着让女儿躲避风雨的侵袭,却不曾想到年迈的母亲也有在风雨中行走的时候。“妈,我有雨伞,你留着用。”我满心的懊悔。“下大雨,我躲店里,不需要伞。你要上班,不一样。”说完,母亲不顾我的挽留,说要照顾店里的生意,坚持要回家。

下雨的路上,行人稀少,呼呼的风吹得树直摇晃。年迈的母亲撑着雨伞,蹒跚地朝前走。走走,停停,再走走,再停停。望着在风雨中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才体会到龙应台《目送》里的那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母爱如伞。即使我已是孩子的母亲,即使岁月已在我脸上刻下了皱纹,但在年迈的母亲眼里,我依旧是她长不大的孩子。我知道无论我走得多远,头上都有一把爱的大伞在为我遮风挡雨。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年5月10日第7版)

1.请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抓住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

2.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果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及题目后,能够抓住“概括”、“第二自然段”和“中心思想”这三个关键词,那么我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你已经学会审题了,不是吗?

如果你觉得意犹未尽,可以打开自己的练习册,找找其中的短文练习里有没有概括类的题型。

今天,只要审好题目,然后带着题目读短文,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啦。加油!

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我会努力为你解答。

如果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也欢迎你告诉我,相信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就会发现,语文并不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