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号 >> 大号图片 >> 正文 >> 正文

表哥读书苏东坡传amp论中国

来源:大号 时间:2022/5/11

的开局,真当不顺——

2月,俄乌战争爆发,从未曾想,“远在天边”的老外之间的一场战争尽然这般“近在眼前”,直接影响到了我们车行的日常工作:战争导致部分零配件缺失,国外工厂开工不足,车子生产受挫,我们则在大洋彼岸翘首茫顾,焦头烂额地跟客户做着无奈又无力的解释。

3月,上海疫情蔓延,时至今日,网络上虽真真假假,浑浊发酵至此,过往那份安邦护民的镜像和精致向上的气势,已碎裂难存。当下,魔都的民众们仍在困顿中苦中作乐,实不忍触及更多的伤口。

4月,宁波、杭州疫情相继燃爆,前者是生活所在的家乡,后者则是情怀故里;如开盲盒般的日子里,股市暴跌都触动不了更多的神经,人人念叨的都是护牢绿码最重要!!!

就这么着,一天天地漂浮在焦虑的深海中……

何以缓解,那就努力翻翻书;当然,也可以点一点手机屏幕。

最近三个月翻了翻的书是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写书的和被写的,都是名人大家。这本七八十年前用英语写就的书,而今念来,在措辞用语上难免有些咯嘴;但通篇能感受到作者对诗词、历史、政治、地理、风俗等等的通透认知。书中以时间为轴,以当时的政治时事为线索,带出来东坡居士的生平往事和各类作品。佳作无数,遍阅不及,喜他一些小诗、小词,最是真情、真性——

对兄弟情生绵长,常有“风雨对床“之思,故有“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对原配夫人的哀思,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被台湾的蒋勋老师说解出了翻涌万千的遗憾和无尽的心酸。

当然,苏东坡的一生,遇有歌伎酒筵,欣然参与,遇人求诗,毫不迟疑,那字词内外透出来的美,尽请想象: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晚年得一幼子,可惜,不幸夭折了,在对其的寄予中,夹杂着一丝历人历事后的讥讽: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至于其为时政、世事所书,成文长篇,我真是硬着头皮生啃,耗时两个多月,仍是囫囵又囫囵。不过因为在网上各种搜索查阅,倒是新添加了不少名家大号。这世上,能静心研修的,还是有的。一对比,真是羞于说自己也是中文系出身来着!

这书,需要花点时间,需要用点心力,慢读、慢品。不过放心哈,这书读来并不枯燥,细细想来,可能还会生出很多羡慕呢,咋宋朝那会儿,日子过得那么慢悠悠的,考个功名、扶丧返家、上任仕途、兄弟互访,拜谒高僧、修仙修道,快则数月,慢则一两年,在行万里路的同时,正事一点没耽误。也想说,宋朝那会儿,公门人员的收入想来应该也是可以的,能买房置地不说,兄弟两能抚养十子大小成人,当然,宽裕应该是谈不上的。最后,自然还是敬佩于东坡先生的洒脱,起伏、起伏再起伏,一个四川人真是从北到南都走遍了,把那一辈子过得精彩无比……

同一时段,除了翻书做小笔记,手机上也刷起了基辛格的《论中国》。

大部分时候自己虽然以纸书阅读为主,偶然间因为一位朋友在圈里的推荐,点开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