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弗·沃恩·威廉姆斯(RalphVaughanWilliams,-),是二十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国民乐派作曲家,而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则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
两位二十世纪前后期的作曲家,各自使用自己擅长的作曲手法,不约而同的创作了大号协奏曲,其中沃恩·威廉姆斯更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为大号量身打造协奏曲的作曲家,因此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俄勒冈交响乐团首席大号雅特泽·克拉克与科瓦利斯-俄亥俄州立大学科管弦乐团合作《沃恩·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完整版本。
大号在西洋乐器发展史上算是比较晚才发展完全且被广泛运用的乐器,一直到年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的出现,大号在音乐史上才开始有属于自己的协奏曲。这首曲子在首演后造成广大的反响,一改各界对大号只能做为伴奏乐器的刻板印象,因此也带动后续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开始为大号谱写协奏曲,如美国著名的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正是其中一个代表。
荷兰大号独奏家汉斯·尼克尔与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约翰·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完整版本。
约翰·威廉姆斯的大号协奏曲运用了他最擅长的电影配乐之作曲手法,使音乐听起来气势磅礡,宛如充满视觉的电影配乐般。除此之外,作品的技巧难度及所横跨音域之广,对大号的演奏者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进而在作品完成后便被许多著名音乐比赛指定为决赛曲目或是音乐学校的入学考试之指定曲目,从此可看出这首作品的重要性。
沃恩·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创作背景
这首大号协奏曲(ConcertoforBassTuba)是沃恩·威廉姆斯受英国伦敦交响乐团五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之邀请所创作,并于年6月13日假伦敦皇家节庆音乐厅举行首演,由约翰·巴比罗里爵士(JohnBarbirolli,-)指挥,并由当时乐团里的大号演奏家菲利浦·凯特林涅(PhilipCatelinet,-)担任独奏。这首作品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首为大号量身写作的协奏曲。
法国大号演奏家弗洛里安·维尔戈西克独奏《沃恩·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钢琴协奏版本。
在接受伦敦交响乐团的委约后,沃恩·威廉姆斯希望可以写出一首完全展现大号的演奏技巧及音色的作品,因此在整首乐曲的设计上,除了有炫技的乐句外,更兼顾了贵族优雅的气质,一改一般人对于低音铜管乐器的刻板印象。
▲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大号帕特里特·哈里尔德(PatrickHarrild)独奏,布莱登·汤姆森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协奏,年发行的录音唱片。
特别的是沃恩·威廉姆斯在第二乐章加上了一个《浪漫》(Romanza)的标题,明确地提示了演奏者演奏的方向,另外也注明了这个乐章也可以给上大号、巴松管或是大提琴来演奏。整首作品也充满着沃恩·威廉姆斯惯用的音乐语汇,在风格上充满着民谣风的色彩。
乐曲分析
沃恩·威廉姆斯是众所皆知的民间音乐蒐集者,因此这首大号协奏曲对笔者来说,也是充满着浓浓的异国风味。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稍快的中板(AllegroModerato),f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旋律线条以五声音阶5为主。
第二乐章标题为《浪漫》,稍慢的行板(AndanteSostenuto)插使用,也是为Ionian以及Aeolian两种调式交替。
第三乐章标题《终曲-德式轮旋曲》(Finale-RondoallaTedesca),快板(Allegro),F大调,3∕4拍子,为轮旋曲式。整个乐章是以三连音的节奏型态贯穿全曲。
音乐诠释
沃恩·威廉姆斯的大号协奏曲与近代其他的大号协奏曲比较起来虽然在演奏技巧上较为容易,但由于他是音乐史上为大号量身打造的第一首协奏曲,是每位大号演奏家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演奏曲目,因此研究如何诠释这首作品,对笔者来说也是本论文很重要的一环。
整个第一乐章来说有个很重要的重点,沃恩·威廉姆斯大量交替运用了圆滑奏与断奏的音乐语法,并贯穿全曲,因此在演奏时必须特别区别清楚这两种音乐语法。
第二乐章拥有相当优美的旋律,可以充分展现出大号的音乐性,但由于旋律线条都是在属于大号高音域的位置,在音准上容易偏低,因此笔者在演奏此乐章前,先将调音管调整至定位再开始演奏。
第三乐章开头在伴奏短暂奏出一个小节的颤音后,大号随即以连续且快速的三连音演奏出第一主题,接着双方不断重複互相竞奏第一主题,故笔者将以小声的音量开始,一次一次等比例的增加音量,以求音乐的层次感。
约翰·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创作背景
年电影《星际大战》中的一个外星人角色JabbaTheHutt,约翰·威廉姆斯先生利用大号这项乐器谱写旋律来加深这个角色巨大且笨重的特性,这段旋律不但是约翰·威廉姆斯先生首次利用大号做为影片里角色的旋律,也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启发。
▲底特律交响乐团大号演奏家丹尼斯·努尔蒂(DennisNulty)独奏,莱昂纳德·斯拉特金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协奏,拿索斯于年发行的录音唱片。
两年之后正好是他时任音乐总监的波士顿大众管弦乐团创团一百周年团庆,他便决定为当时的大号首席彻斯特·舒密兹(ChesterSchmitz)先生谱写一首大号协奏曲。这首作品于年5月8日,由约翰·威廉姆斯先生亲自指挥波士顿大众管弦乐团,彻斯特·舒密兹先生担任大号独奏,在波士顿交响音乐厅举行世界首演。
乐曲分析
约翰·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有别以往传统的协奏曲曲式,他虽分有三个乐章段落,但却是以一气呵成的方式演奏,乐章间并无任何的休息,这不管是对演奏者的耐力或是听众的耐心都是个很大的考验。除此之外,每个乐章都是以两大段落来组成,并无任何常见的作曲曲式在里面,给了协奏曲一个不一样的面貌。
第一乐章为稍快的中板(AllegroModerato),C大调,12∕8拍子,二段体。第一乐章的开头与沃恩.威廉斯大号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开头相同,皆是以伴奏音型先现的方式呈现,并在两小节后主奏进入。
第二乐章行板(Andante),C大调,4∕4拍子,有再现二段体。往往在协奏曲里仅有主奏者有独自演奏装饰奏的机会,但在这里约翰.威廉斯贴心的让伴奏也有表现机会,谱写了短暂的装饰奏。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AllegroMolto),C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并无固定曲式,而是由许多不同的主题素材组织而成。在第二乐章宁静的尾奏忽然出现如号角般的声响,直接开门见山的表明第三乐章的到来。
音乐诠释
在约翰·威廉姆斯大号协奏曲第一乐章,要特别的注意圆滑奏及断奏,因为这是这个乐章很重要的演出技法,故在演奏时要确切的掌握其吹奏法(Articulation),以符合乐曲的要求。而在A段第一主题的最后一个低音F,要演奏大声的音量,但由于前句是由中高音域滑奏下来,因此在演奏此低音时要特别注意口腔的大小及气流的速度,以求声音的稳定性。
第二乐章A段的第一主题,全由伴奏担纲演奏,因此笔者将给伴奏者绝对的空间让其自行发挥,不干涉其任何的诠释。第二主题是由大号及钢琴交替演奏而成,虽是由大号先开始演奏,但这主题最重要的快速音群素材却是先出现在伴奏上。
第三乐章第一主题素材主要是由前奏衍生而来,虽说乐谱上力度记号是mp,但笔者还是会以富有精神的方式来诠释。通常在演奏这类音乐曲风时,一般人容易赶拍子,笔者也不例外,所幸伴奏在此处是演奏持续的八分音符,正好可以以节拍器的角色帮助笔者稳定速度。
结语
沃恩·威廉姆斯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最具代表性作曲家之一,除作曲外他还同时拥有许多身份,如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是民谣蒐集者,再加上他对英国人文情怀的热爱,使得他的音乐与国家紧紧连在一起,也因此他的作品里总是充满着英伦风味。
约翰·威廉姆斯则是美国当代的电影配乐家,他与沃恩.威廉斯一样同时拥有许多身份,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乐团的指挥家。他藉由指挥乐团更加了解管弦乐团的配器,使他更能掌握如何创作各种氛围的音乐,也因此他的作品里也随时会让人充满着电影画面般的想像空间。
这两位优秀的作曲家不约而同的为大号谱写了协奏曲,尤其是沃恩·威廉姆斯,由于他谱写的成功,才开启了许多后起之秀为大号创作协奏曲的大门。而这两首协奏曲虽然相距虽约30年,但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他们都是受到乐团团庆的邀约,才有机会来谱写,再来是他们都大量的使用三对二的节奏模式在乐曲里,最后由于两位皆同时具有作曲家、指挥家及电影配乐家的身份,因此在音乐上别于一般传统的协奏曲,充斥着新颖的声响,并且音乐充满着电影画面。
推荐阅读:
交响乐团中的大号
不可思议的大号独奏视频三首
低音铜管大乐队,音乐还能这样玩!
绝对大号天才—托马斯·勒路的「故事」专辑
一首不可思议的儿歌改编的大号音乐会安可曲
三大乐团委约的大号四重奏与管弦乐团协奏曲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