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号 >> 大号资源 >> 正文 >> 正文

流体压强教案

来源:大号 时间:2025/1/19

《流体压强》教案

1、知识目标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解释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体验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3、德育目标

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一课时

新授课

教法:讲授法

教具:课件

观看飞机飞行实况视频,

思考:几十吨的飞机腾空而起并在空中自由飞翔,靠的是什么力量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一、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知道流体:

2、(为了便于合作探究,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每组探究一个小实验)

学生分组完成课件上的五个小实验,要求认真实验,仔细观察,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探究完毕,学生看课本45页,小组进行讨论归纳后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本节课的第一个结论:

3、运用第一个结论解释演示实验看到的现象:

(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二、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播放一个新闻图片,提出问题:小船为什么会撞到大船上?

2、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用大号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的两个小船的中间喷水,看小船是向两侧分开,还是向中间靠拢。

回头再分析撞船原因,原来都是液体压强惹得祸。

3、把刚才的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类比到这里,得出本节课的第二个结论:。

综合上述气体、液体两个结论,得到完整结论

(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类比法)

三、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看课本47页飞机升力的分析,教师展示图片和动画,利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仔细阅读课本、观察课件图片,认真分析事例,归纳得出结论。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3、学习方法:转换法和类比法。

(设计意图:集体交流,答疑解惑,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必做题

1.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

时,路旁的树叶()

A.从路旁被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影响          D.只向上飞扬

2.一艘很大的轮船以很高的速度,从一只小木船旁很近处开过时,小船则()

A.很易被大船的气流和海浪推向远离大船处

B.很易被大船吸过去,而与大船相撞

C.小木船与大船距离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

3、为什么火车和地铁的站台上要画一条安全线?

4、如图所示,打开冷水阀门,从喷头喷出的水为什么是温水呢?

答:当冷水从水管中流过时,水管中冷水流速变____,压强变____,A点压强_______瓶内液面上的大气压,瓶内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管中,与冷水混合为温水。

选做题

1、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2、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拓展创造:飞速行驶中小车会有“飘移”的感觉。那么在不减速,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布置作业:

1、动手题:参照课本47页,制作简易飞机模型。

2、周日上网查阅球类运动中的香蕉球、弧圈球。

4、如图所示,打开冷水阀门,从喷头喷出的水为什么是温水呢?

答:当冷水从水管中流过时,水管中冷水流速变____,压强变____,A点压强_______瓶内液面上的大气压,瓶内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管中,与冷水混合为温水。

选做题

1、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2、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拓展创造:飞速行驶中小车会有“飘移”的感觉。那么在不减速,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六、布置作业

1、动手题:参照课本47页,制作简易飞机模型。

2、周日上网查阅球类运动中的香蕉球、弧圈球。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思维,拓展视野,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第四节:流体压强

一、流体:气体与液体的统称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较小的位置压强较大。

危害:火车的吸力——安全线

三、应用与危害。并行的两船相撞——不能并列航行

应用:飞机的机翼

灰雁脱险

汽车尾翼板

教学反思:

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通过“想想做做”引入课题,经过探究实验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再利用手工制作的飞机机翼模型探究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想想做做”中的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引出探究的问题。实验探究较简单,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随手而来的器材,完全放手给学生。在学生得到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通过演示,将结论延伸到液体中,从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共有的规律。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应用,学生可能想不到,可以练习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去分析。飞机升力的获得也是探究实验结论的应用。机翼模型的制作可留作课下作业,制作竹蜻蜓或飞去来器,学生更感兴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球类运动中应用广泛,如果时间充足,学生接受能力较高的话可作适当解释。教学过程力求气氛宽松,师生交互活动融洽,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在“玩”中学到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