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戏是流布于河南全境及与之接壤的冀南、晋南和鲁西南等地区
的一个剧种。虽流布地域较广,但不同地域的锣戏所使用的伴奏乐器
却基本保持一致。
锣戏的伴奏乐器和其他剧种一样,也被称为“文武场面”,即包括
“文场”和“武场”两个部分。
邓州锣卷戏剧团文武场(赵君拍摄、提供)
内黄县李官寨村锣戏剧团文武场(赵君拍摄、提供)
一、文场乐器
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使用的大笛(肖随普提供)
1.大笛:中音唢呐的一种,锣戏的主奏乐器。它主要由芦苇笛
哨、木质管身和铜质音碗三部分构成。其调高并不统一,因地区不同
而略有差异。粗略划分,黄河以北锣戏班所用大笛的管身稍短,而黄
河以南锣戏班所用大笛的管身稍长,因此前者比后者调高一些。
2.锡笛:通体为锡质的小唢呐。目前所见的锡笛主要包含两种形
制。第一种是音碗与管身可以拆分。第二种是音碗与管身连成一体,
不可拆分。据记载第二种是卷戏的主奏乐器,由此可以看出锣戏与卷
戏在发展过程中合流的端倪。
锣戏主奏乐器锡笛(赵君拍摄、提供)
3.笙:锣戏使用的是普通的14管方笙。在锣戏的传统伴奏中,一
般同时使用两盘笙。但由于人员问题,现在通常仅使用一盘。
锣戏使用的笙(肖随普提供)
滑县万古镇锣戏剧团使用的竹笛(肖随普提供)
4。竹笛:锣戏艺人也将此种乐器称为横笛。锣戏使用的竹笛是通
用的六孔竹笛,其中第三孔作“1”。在演奏中与大笛吹奏同一旋律,起
到为大笛润色的作用。
在锣戏的传统乐队中,还使用“尖子号”和“海螺”这两种吹奏乐
器。由于不能演奏稳定且完整的音阶,这两种乐器仅用于烘托戏剧性
气氛。尖子号为铜制吹奏乐器,长约cm,细长的管身分为两截,
不用时可套叠起来以缩短长度。顶端为一铜制号嘴,下端为一铜制的
碗部。吹奏时,演奏者通过改变气息强弱从而吹奏出号管的基音以及
其上方三度泛音快速交替而形成的震音。尖子号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再加上浑厚的音色,因此能营造出大将出征、战马嘶鸣的威风气势。
锣戏剧团通常使用两支尖子号,有时也可多达四支。它常由戏班的箱
倌或后台演员兼奏。
锣戏特色吹奏乐器尖子号(赵君拍摄、提供)
据老艺人讲,传统锣戏还使用一种叫做海螺的吹奏乐器,吹奏方
法与尖子号类似。该乐器能产生较低沉和宽广的音响,往往为烘托特
定艺术氛围而用。传统戏班多使用两只或多只海螺,由后台演员兼
奏,但近些年已不再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