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声音
奥密克戎“零重症”
奥密克戎和“大号流感”差不多
事实并非如此
不能因“奥密克戎流感化”的传言
放松警惕,选择“躺平”
//奥密克戎(Omicron)
新型冠状病毒变种;
年11月9日,于南非首次检测到;
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
年11月29日,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
奥密克戎和流感明显不同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比流感病毒快,且病死率远高于流感
以香港特区为例,目前有多万感染者,死亡多例,总的病死率是0.7%,远高于流感病死率。
奥密克戎传播的隐匿性比流感的隐匿性要强,更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梁万年表示,从国际和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来看,奥密克戎的总体病死率比流感要高。特别是老年人群的病死率要比普通的流感要高出几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高出10倍以上。
奥密克戎对基础病患者而言有较大风险
医院院长康焰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威胁更大。
奥密克戎始终在变异,且变异的方向不明确
当地时间4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两个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型BA.4和BA.5列入监测名单,以进一步评估它们是否更具传染性、致病性以及对免疫逃逸的影响。除了奥密克戎新亚型BA.4和BA.5,近期多地相继报告了新冠毒株重组毒株,包括XL、XE、XD和XF。
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
奥密克戎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要低于塔尔德变异株,但它仍然是一种危险的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该病的各种症状,从无症状感染到重症甚至死亡,有基础疾病、高龄、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在感染后症状表现可能较为严重,人们仍然会因为感染这种变异株入院甚至死亡。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近日公开表示: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年8月至10月与11月至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做了比较分析,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造成的死亡总数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同期的死亡数。
由此看来
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严重
绝不是一些人想象的“流感化”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01保持社交距离
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餐、喷嚏咳嗽要遮挡,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不扎堆。在公共场所,要配合做好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02做好人物同防部分确诊病例自述曾接触过国际邮件,因此在做好“人防”的同时,也要重视“物防”。建议大家收取快递时,减少与快递外包装直接接触,购买来自国外和涉疫地区的冷链食品,应对快递进行消毒,取快递之前,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和手套,取回快递之后,要第一时间消毒洗手。
0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研究表明,对于奥密克戎株,新冠疫苗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因此,建议没有接种疫苗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居民尽快去接种。
04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就诊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国为何不能“躺平”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巨大,加上同样绝对数量巨大的基础病患者,这两大群体一旦大规模被感染,不仅会给医疗卫生系统以及其他基本服务带来“挤兑”风险,还会对这两大群体构成巨大的生命威胁。
梁万年认为,我国从一开始就坚决地执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入”重要的策略,采取了比较坚定的措施来围堵疫情的传播。
坚持“动态清零”,就是尽一切可能减轻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同时尽一切可能有效地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关系,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用短时间的封控管控,换取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
简单依据病死率推断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
显然不够科学、客观
无论对于个人防护还是疫情防控
都不能忽略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传染率高的特征
只有警惕“躺平”心态
才能迎来疫情真正的“拐点”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