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号 >> 大号前景 >> 正文 >> 正文

99的人都忽略了,新媒体大V和小号的区

来源:大号 时间:2022/9/19

塑造调性,是让人记住你最好的办法。

调性究竟是何方神圣?

调性,是你的文章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譬如,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必然是TA的外观,但能够长久不衰,即便年华不再,也能始终优雅从容,靠的就是一个人独有的气质。

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而调性,就是美人骨子里沉淀着的那份独特而馥郁的气质。

在当你看完一篇文章,你很难完整地背诵全文或是一个段落,甚至会忘记它所表达的内容,但你会记住这篇文章给你的感觉。

如果你多看几篇,这位作者同一风格的文章,那么你就能发现,作者每次都是以类似的形式,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给你。当再次看到这个作者的文章,你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是X作者写的。”

别人的大号随手一篇文章,阅读量W+,而你辛苦搜集素材,交上第21次的修改版本时,距离10W+的目标仍然遥遥无期。

别人凭什么能打造出一个随手W+的大号?秘诀就是——塑造调性。

可以说,调性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重要。

一、知否,知否,应是调性不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些或豪迈、或婉约的诗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即便穿越了千年的时光,TA的音容笑貌仍能直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心折,这是调性。

再直白一点,如果你看到一篇如泣如诉、凄楚难以自已的词,那不可能是李白写的。除非一切能重来,你可以选择李白。

喜欢“凄凄惨惨戚戚”的读者,也很难会去欣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壮阔场景,所谓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调性的不同,对于读者来说,是区别一个作者与其他作者最直接的依据。

二、众星捧月还是万人唾弃,全在于调性

咪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是毁誉参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