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终于看见索尼不使用WH巴拉巴拉一长串难记的型号名了,索尼LinkBuds在我看来是属于“平头塞”的变种版本,它有一部分平头塞属性,但经过长时间体验下来,我发现它更大的优势在于彻底打通了真实和虚拟之间的距离,有时候降噪当然是重要的,但从日常通勤等比较普通的场合来说,我更青睐于LinkBuds。再者,夏天就要来了,易汗体质的我更适合这类能让耳朵保持通透干燥清洁的耳机,所以我的手里平头塞远多于入耳塞的,这也是我入手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好了言归正传说说这款耳机带给我的具体感受。
耳机包装出乎意料的小巧,虽然小,但很精致,特别是内盒纸质的抽拉式设计甚至让我有些吃惊,在包装设计这块,索尼从来就没拉垮过!
拆箱过程简单看一下便可,先罗列一些关于它的部分信息:
蓝牙5.2,SBC/AAC编解码;
采用12mm环形驱动单元,支持DSEE(DigitalSoundEnhancementEngine);
耳机单体重量4.1g;
单次续航为5.5小时,充电盒提供12小时,总计续航达17.5小时;
支持充电10分钟,用90分钟;
支持IPX4防水等级;
内置集成处理器V1,支持智能免摘,支持自适应音量控制,支持广域点击;
包装不含塑料,耳机(除金属部分)采用从汽车零件中回收的塑料材料。
经过苹果MFI认证
配件当中最让我感到神器的是送了5对耳翼,大中小3种型号,其中小号耳翼给了3对,中号和大号各一对。它们不是用于辅助佩戴的,没这东西你根本戴不牢耳机。
大中小号的标识通过这里查看,实际观察比照片上要明显很多。耳翼上有个小凹槽,刚好能与耳机上的凸点对应上去,不用担心装错方向的尴尬。
索尼LinkBuds的充电盒非常小巧,造型让我想起圆鼓鼓的小面包,外壳上的纹理很特别,布满一个个非常细小的灰色点点,它的材质包括耳机外壳都用的是可再生材料,比起不送充电器的苹果,显然索尼在这方面的认识更为深刻。
充电盒的开启方式并不是咱们常见的磁吸形式,需要先按一下这颗按钮才能打开。打开盖子,耳机就自动开机了,但不具备开盖即连的功能。
单个耳机重量是4.1g,充电盒重量只有34g,浓缩成小小一个,很适合日常携带了。
耳机外观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在网路上见到过了,可当真正拿在手里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小巧玲珑!可以说索尼LinkBuds的耳机设计是有创新价值的,最大的意义在于舒适的佩戴体验以及与外界声音百分百的畅通无阻。
耳机的外形大致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中间被挖个“洞”的环形驱动单元,在单元上挖洞的做法我还是头一回见到,此“洞”在上耳后刚好能跟耳洞匹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它能与外界声音百分百畅通无阻的原因了。另外一个圆鼓鼓的部分主要内置了电池、电路板,这里边内置了索尼独家V1处理器,它专门用于优化音质,结合内置高性能钕磁铁,耳机音质完全不用担心。
索尼LinkBuds真无线耳机
关于索尼LinkBuds的佩戴,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对硅胶耳翼,这东西尺码对了就会很舒服。比如我自己来说吧,默认小号耳翼是完全戴不牢的,中号才是最适合我的,但妹纸用小号才行,所以大家拿到耳机第一件事儿应该好好匹配一下自己的耳朵,这是重中之重。选对了耳翼佩戴感觉很棒,不会胀耳朵,又因为它多少有些平头塞的属性,所以对耳道压力几乎为零。关于耳机的佩戴,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先把环形部分放入耳腔内调整好位置再把弧形耳撑轻按到耳廓下就行了。
索尼LinkBuds在我的日常使用当中没有需要我吐槽的地方,本身充电盒子很小,夏天揣进七分裤口袋里也没问题,蓝牙5.2的稳定性很出色,目前还未出现过左右耳断连的情况。耳机吸附在充电盒里的磁性还是很强的,没有出现过意外脱出的情况。另外我还发现这耳机的通话质量异常出色,甚至比一些所谓的CVC8.0技术的还要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