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号嘴内部结构
苦练5个日夜,开着美元的车,奔袭50英里,来回5个小时,去干一个50美元的活儿……后备箱里是价值5万美元的乐器,哦哦,乐器没有那么贵,后备箱还有50个号嘴,干完这个活儿,又能买一个……这怕是作为一个管乐老饕最真实的形象速写。
设计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号嘴内部结构
直击主题。管乐老饕永远缺一个东西——号嘴。大头小尾巴的一节空管,看似简单,设计上也无非是大小、深浅、宽窄上的差异,但是,再细微的差异都会让演奏者的演奏体验感有极大的不同。
号嘴圈内径(InsideDiameter):号嘴圈内径越大,越多的唇部肌肉(放入号嘴内的部分)会参与演奏,但也会更快地消耗更多力量;反之,内径较小的号嘴,会更省力,但参与振动的肌肉会少。
号嘴圈内侧拐点(RimBite):较为接近直角、较尖锐的设计可以让吐音把握性更强,但也容易造成疲劳;更加圆滑的设计会让唇部肌肉更加舒适,但吐音锐度和把握性会受影响。
号嘴圈上表面(RimSurface,也是号嘴与嘴唇接触的表面):在一定范围内越宽,嘴唇舒适度越好,耐力会有显著改善,但换音的灵敏度越差,吐音较费力;反之,较窄的边缘设计能增加演奏灵敏度,但会牺牲些许舒适度和耐力。
号嘴杯深(CupSize):较深的号嘴杯可以让嘴唇更舒适地振动,中低音区的振动会愈发饱满,但也会造成高音演奏吃力,且往往伴随高音偏低的现象;浅的号嘴杯设计会让高音更加轻松,但整体音色缺乏厚度,尤其在中低音区。
号嘴杯形状(CupShape):常见的号嘴杯设计大致分为碗状和漏斗状(也叫作VCup),碗状设计让演奏者比较容易做出清晰的吐音,并且易于声音传送;漏斗状设计会让音色明显暗下来,但吐音时将消耗更多力量,且高音区容易整体偏低。
喉管尺寸(ThroatSize):大的喉管能允许更多气息通过乐器,也因此能加大演奏的力度范围,简言之可以做到更响,但需要更多力量支持;小的喉管会损失一些极限音量,但增加演奏耐力。
尾管(Backbore):较宽的尾管设计将减少乐器整体的阻力;反之,相对集中的设计会增加阻力。
从这些对比来看,似乎并不存在完美的号嘴,每项参数的变化都会在带来益处的同时牺牲掉部分其他属性。
大尺寸号嘴拥护者
巴德·赫赛思
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传奇小号首席巴德·赫赛思(BudHerseth)被誉为“定义了现代交响乐小号音色”的里程碑式人物。造就芝加哥铜管天籁般声音的除了芝加哥音乐厅舞台“清晰到露骨”的听感外,还有一个小的事故:据说,赫赛思年轻时是一名滑雪爱好者,曾不慎遇险伤及牙齿,恢复后只能用很大的号嘴圈才能避开牙齿尖端。逐渐适应大号嘴后,赫赛思的音量和音色也发生了质变。
纽约爱乐乐团前第二小号,潘兹瑞拉曾长期在曼哈顿音乐学院任教,从20世纪90年代起培养了众多交响乐团小号演奏家。作为一名享有盛誉的老师,面对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准备参加乐团招聘考试的学生,潘兹瑞拉常说的一句话是关于装备的,对在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你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响乐团的工作,那么你需要在学习的时候就用正确的装备(thecorrectgear)。这就是大管径巴哈C调小号,喇叭口配25H吹嘴管,以及一个巴哈1X号嘴。
潘兹瑞拉认为,赫赛思几乎定义了美国当代交响乐团里小号的声音,那么大部分乐团的评审委员会都会以这一标准选择自己的演奏员。我们也就应当按照这一标准塑造自己的声音。
波士顿交响乐团前首席查理·施路德是另一位大尺寸号嘴的绝对拥护者。知名号嘴制作师莫奈为他设计的C11号嘴,曾一度被视为小号发展史上最大的号嘴,不仅直径大,号嘴杯深,喉孔的尺寸也超过绝大多数富鲁格号的设计。施路德说,只要方法正确,大的号嘴并不会成为高音以及耐力的绊脚石,反而是获得通透音色的必要选择。他也曾坦言,自己在所有调性乐器上都用这么大的号嘴,包括高音小号(piccolotrumpet)。
曾被奥巴马亲自授予美国总统奖的电影《叛国者》中的原型人物阿图鲁·桑德瓦,在业内被誉为音域最宽的独奏家,他已在职业生涯中收获了爵士乐领域几乎所有奖项。在吉雷斯皮提携和亲传下,桑德瓦在极高音区进行即兴演奏时也有着清晰的吐音,甚至也可以坐在大乐队里持续轰出可以撕裂黑夜的闪电般的高音。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桑德瓦使用的是一个小而浅的LeadPiece,谜底揭开,先生手里长年使用的是一个巴哈1.25C号嘴。
小尺寸号嘴铁粉
谈及钟爱小尺寸号嘴的演奏家,他们的演奏往往偏商业或爵士乐,包括大乐队的第一小号(leadplayer)以及录音艺术家。我们熟识的几位老剑客阿兰·维祖蒂(AllenVizzutti)、彦斯·林德曼(JensLindeman)、宫城(EricMiyashiro)、鲍勃·肖(BobbyShew)、维尼·迪马提诺(VinnieDiMartino)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约翰·哈格斯托姆(JohnHagstrom)都使用号嘴圈内径很小的号嘴。
彦斯·林德曼
彦斯·林德曼(JensLindemann)和阿兰·维祖蒂(AllenVizzutti)是小号界两大活宝,兼吹古典和爵士乐,他们常用同一段子来调侃:“即便是有朝一日我能理解这个世界,我也无法理解巴哈一又四分之一C!”。
彦斯的理论是,当演奏者还没有学会如何集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