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目前,一些公众和学者提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等同于“大号流感”。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下此结论为时尚早。因为它的传播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普通流感要高。可能对某一个个体来说,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概率在下降;但是放到群体来看,它的传播力快,短时间内感染率高,感染人群的绝对数就大,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绝对数就会高。这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大的危害。”
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一样取消防疫措施?梁万年表示:各国所采取的防护策略和具体措施,是基于它的防控理念。中国的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自从疫情出现以来,一直在坚持动态清零,而且在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可以说我们保护了人民免受所谓通过群体免疫、自然免疫这种自然感染的方式来遭受疾病的危害。我们主要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来增强抵抗力,来构建免疫屏障。但是从国际上来看,一些国家选择“躺平”是两种免疫并存的,一个是通过自然免疫,也就是群体的感染,可以说已经有相当比例的民众感染了新冠病毒,另一个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也选择“躺平”,不坚持动态清零,尤其是当前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全程和加强针的接种率还不完全高,不足以构成坚固的免疫屏障,势必就会使群体庞大的老人、弱势和脆弱人群容易造成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坚持动态清零方针,坚持我们的策略和措施不动摇,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时间窗口。如果我们加强疫苗接种、加快科技研发,包括药物的研发、疫苗的研发,我想我们也有可能有一个时机,可能奥密克戎又变了,变得更加温和,传播率和致病率更加低,那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坚持总策略总方针不变,应该是最佳选择,也符合中国的抗疫实际。
来源:央视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