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前半叶,香港无线和亚视两家电视台的斗争进入针尖对麦芒的白热化阶段。值此之际,亚视接连推出《大侠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精武三部曲,主题曲分别为《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好小子》,也被视为粤语歌坛上著名的爱国三部曲。
之前的推文中,我们讲到了《万里长城永不倒》,今天再来记取梁小龙版《陈真》主题曲《大号是中华》。
年,亚视推出的武侠剧集《大侠霍元甲》,在对阵TVB的收视竞赛中大获全胜,成为谱写中华儿女临危御敌的瑰丽篇章,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亦是口口称颂的经典,改写了武打片没有灵魂和格调的历史。
亚视乘胜追击,年趁势推出《大侠霍元甲》的续篇《陈真》。讲述的是霍元甲被日本人害死之后,陈真带着师傅的幼子霍东阁浪迹江湖,重振精武门的故事。《陈真》同样被引进至内地播出,声势与《大侠霍元甲》匹敌,在当时可谓“凡有井水处,皆论霍师傅与陈真”。
在影视剧的催化作用下,陈真无疑成了地位等同于霍元甲的民族英雄,但历史上是否真有“陈真”其人,说法莫衷一是,还有待商榷。
70年代,香江才子倪匡为李小龙电影《精武门》编剧,他翻查当年霍元甲的讣告和治丧名单,上有霍元甲弟子陈真之名;也有一种说法,陈真是根据霍元甲徒弟刘振声为原型,糅合多个人物而成的影视形象。
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这些功夫巨星都在大银幕上塑造过陈真的形象,李小龙甚至早在70年代就创造出这个形象,李连杰和甄子丹硬桥硬马的功夫也令人印象深刻,但只有梁小龙一辈子都被观众视为陈真,成了改革开放之后,香港流行文化进入内地的一个印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梁小龙版《陈真》的成功,也离不开万丈豪情直冲云霄的主题曲《大号是中华》的衬托。这首歌由奥金宝谱曲,搭档卢国沾填词,是两位港乐大师珠联璧合的结晶。张国荣和梅艳芳早期有过一首合唱歌曲《缘分》,亦是出自两位宗师的手笔。
相对于人人熟知的“卢大侠”,奥金宝的名字可能显得较为陌生,他是继顾嘉辉之后,第二位拿到金针奖的音乐人,资格甚至要比顾嘉辉还要老,尤其擅长编曲。有趣的是,奥金宝是菲律宾人,漂洋过海为香港乐坛服务大半生,但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学会讲粤语。
“凡有华人处,无不唱卢词”——卢国沾与黄霑、郑国江齐名,并称香江词坛三宗匠。他曾在七八十年代武侠片热潮时,写下诸多经典武侠片主题曲,故有“卢大侠”之称,另一方面,他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