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用小麦做出了面包,中国人用小麦做出了大饼馒头包子饺子煎饼面条馄饨面片油条麻花馓子,种菜和做饭可能真是我们自带的天赋吧。大饼和馒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面食,馒头口感比较软和,大饼的优点是比馒头做起来省事也比馒头更方便携带,大饼比馒头水分少易于储存。
现在生活好了,年轻人总想吃点新花样,寻常的大饼已经满足不了吃货们日益膨胀的口腹之欲,所以现在卖饼的不带点味儿还真不好卖,没有盐没有油的普通铁锅烙饼真的很难再吸引年轻人的口味了,总有一些做生意的人能够准确挠到用户内心的那个痒痒点,你不是要味道吗?行没问题,各种甜的咸的酥饼你要吃啥?千层饼葱油饼也可以考虑嘛,这也吃腻了?那就整点儿新花样吧。
去年上半年,图中的这家饼店老板开始玩儿新花样,用传统的中国烙饼结合西方食材来个中西合拍两开花用实际行动告诉周边的住户谁才是这条街最会做饼的人。尽管加了西方食材,饼店老板做的饼本质上还是中国葱花大饼,烙饼也秉承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的原则,大饼里加的西方食材是芝士,也叫奶酪、起司。
说到芝士呢,其实这就是将鲜牛奶加热后放一边发酵出来的奶制品,奶酪的英文单词是Cheese,广东话直接音译为起司或者吉士,也有翻译为芝士的。翻译他国语言时候有的采用意译有的会用音译,晚清很多学洋文的都是广东人福建人,所以不少英文词汇翻译都是粤语发音或者闽南语发音,比如侦探福尔摩斯,人名采用音译,按说应该是霍姆斯或者叫霍尔姆斯,但是来自福建的林姓翻译家将这个名字翻译为福尔摩斯,福建人容易H和F不分。咱们不扯远了,重新说回这个芝士,其实就是奶酪,一种奶制品,比酸奶有营养的奶制品。
饼店的老板是一位年龄不再年轻但是精神状态依然充满活力的80后中年大汉,壮硕的体格一膀子力气做出来的葱花大饼也比别人家的饼大,他这的一张大饼都是十斤重左右。一大坨面团反复揉然后用大号擀面杖整成厚厚的长方形面团,将切好的葱花扎扎实实地铺上去,然后再铺上一层芝士片,不论是铺葱花还是芝士片都是在面团上铺一半留一半空白,然后再将面团对折揉成一体。
用擀面杖再次将面团擀成长方形面团,这次要比刚才稍微小点,继续重复铺葱花和芝士,操作过程个刚才一样,再对折叠好继续擀面再次铺葱花和芝士然后对折揉起来继续擀面擀成一个圆饼,上面刷油撒上芝麻,用擀面杖从生面饼底部中间穿插过去将饼抬起来另外一只手托着将大号生面饼铺到烙饼大锅子里面,这个锅子也得提前刷好油预热一下。
饼烙好之后请出来放到面案上,烙好之后的饼子更加厚实了,因为刷油的原因大饼看上去是金黄酥脆却又丝毫不油腻。烙好的葱花大饼稍微冷却一下等表皮酥脆的时候就可以拿刀过来将大饼切成一个个三角形小块儿了,就跟切披萨一样的切法,只是比切比萨要生猛一些。
切出来的大饼散发出诱人的葱花味道和香甜的芝士味儿,大饼吃起来咸鲜香甜不论是味道层次还是口感层次都很丰富,用西方食材做中国大斌,整条街只有这位大汉一个人这么干,本以为他这是瞎胡闹的做法,不曾想每天也有不少年轻人过来买饼,后来也有大爷大妈过来买这种加了芝士的葱花大饼,老年食客表示其实他们还是吃不惯这种大饼,他们过来买饼完全是因为孙子爱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