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号 >> 大号优势 >> 正文 >> 正文

实践三年,我总结出这份有娃家庭ld

来源:大号 时间:2022/6/16

娃似乎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全方位挤占我们的空闲时间也就罢了,连空间也不会放过。只要有了娃,家里哪哪都变成了他们的战场,常常混乱一片。

这可不仅仅是娃的责任,永远在剁手的老母亲们也难辞其咎。从买到,现在大家最头疼的事情之一,恐怕是娃的东西即将占领全家了吧。断舍离是断不了的,就算自己忍得住不买,娃也未必愿意扔。

本文由花友

番茄的试验田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那怎么办呢?我是一个喜欢改造家的妈,又刚好遇上了热衷于DIY木工的队友,所以4年里改造过5次家,最重要的是,逐渐摸索出一套非常实用的收纳方法。今天和大家分享我费了好多功夫,才实践出来的收纳指南吧。

我一直认为,收纳,实际上是处理人和物品的关系。关系顺畅了,自然就能整齐而有序。从根上说,任何物品无非就是拿取、使用、放回,三种状态,最好能用的时候随手可得,不用的时候消失不见。那么对应收纳来说,就要做到好拿、好放。这就是我维持整洁的奥秘。怎么来实现呢?一起来看看。Again,文中提到的所有产品,全都没有利益相关。而且由于本人对宜家的喜爱,绝大部分产品都来自宜家或是宜家的变体。收纳前的基本功—空间划分在介绍怎么用宜家产品之前,我们要先完成一项基本功—空间划分。不管房子大小,好拿好放的基础,是就近原则。存放场景和使用场景统一,才能用的时候伸手就有,放的时候随手归位。想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分区。分区有看得见的好处:减少工作量,不需要每次都全屋收拾;减少混乱度,区域内部混乱不影响外部,不至于一乱就是整个房间都遭殃,实在不想收,暂时关闭该区域即可;便于找东西。按区摆放,容易定位,不至于常用的东西找不着;便于查缺补漏,防止遗忘,避免重复购买。注:这里的分区不一定需要单独一个房间。地毯、围合的空间、高度的变化,哪怕仅仅是柜子上的不同区域都是分区。受限于空间的大小,分区优先级也有所不同。前提——大人的归大人,娃的归娃有娃的家,想要整齐,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要把孩子与大人的空间分隔开。无论有没有儿童房,都尽量让娃有独立于大人的活动区域,大人的归大人,娃的归娃。娃有单独房间,就别把大人的东西放在孩子屋里;没有单独房间,咱们可以“隔而不分”,在共享区域内隔出娃的专属区域,这个区域内,只有娃的东西。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领地意识,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东西自己负责。否则物权混乱,孩子没有自主感,拿取和放回都容易长期依赖爸爸妈妈的帮忙。在下文中提到的所有的分区,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基础版——动静分离最简单的分区,是动静分离。是否需要安静,是孩子活动的第一个天然分界点。再简单粗暴一些,可以根据需不需要站起来活动来划分,需要站起来的归“动区”,其他归“静区”。钢琴等乐器类因为有声音的关系,虽然坐着,还是需要分到“动区”去。实操:阅读、做作业、一些需要专注的游戏(拼图、手工等)以及睡觉,属于静区,把他们划到一个区域,如卧室/书房。相对的,运动、音乐、过家家或是有一定噪声的游戏(比如各种车子)属于动区,划到客厅、或是活动室中。还记得前提吗?父母的归父母,娃的归娃。所以这些区域,“隔而不分”。和父母共享一个大空间也没关系,只要有娃专属的区域就行。客厅里娃的游戏区,图片来自Houzz提高版——玩与学分离在动静分离的基础上,如果空间还有富余,尤其是家里的大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把安静区内,属于学习的部分(严肃阅读,完成作业等)与属于游戏的部分(比如手工,搭建类游戏等)分开。这样方便孩子集中注意力,减少触手可及的诱惑。在养成学习习惯的初期,能部分减少我们陪读的怒气值。终极版——按照不同功能逐一细分再往下细分,就可以按照娃的不同发展需求来了。对于有更多空间的大房子来说,可以根据娃的活动情况,细分不同的区域。我理想中(但尚未完全实现)的分类是:睡眠和生活区: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阅读角:休闲亲子阅读活动学习区:严肃读写建构区:建构/轨道类游戏(也就是本文首图)创作区:手工和绘画角色扮演区:过家家和戏剧游戏音乐区:音乐玩具、乐器、舞蹈室运动区:运动类游戏家庭活动区:亲子活动想再次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里的每个区没必要单独给一个房间(就算豪宅有条件一下子搞出9个房间给娃,跑来跑去也会累疯的)。我们可以在一个游戏室里,组合不同的功能区,只不过这些区域之间有所区分就可以了。当然这个分类只是我个人的愿景,且这一分区方法是针对可以释放大量空间给孩子的家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分区是所有整理过程当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一项,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搭进去一个周末都正常),但一旦分好了区,后头的事情就水到渠成,闭着眼就能完成。任何没有分区的收纳,都是假的。不出半个月,就会原形毕露,无法收拾。所以这个懒,咱们不能偷。更多收纳的思路可以参考以下三本书,简单易懂而且超级实用。区域内部的收纳分好了区,该怎么把东西安置进去,才能做到好拿好放呢?(此处有大量类宜家产品)收纳操作要简单咱们的终极目标是让娃自己收,搞得太复杂娃理解不了,无法坚持。别说娃了,就是我们自己,超过两个步骤的日常收纳(比如把穿过但不需要洗的衣服收起来)基本上就算是形同虚设了。尝试了各种收纳系统,我觉得最方便的是这个组合:“类似宜家卡莱克的分隔柜+各种收纳盒”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带整齐属性,已经有事先划好的自然分区,且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图片来自Houzz,是宜家卡莱克的不同组合,类似的柜子各大电商和家具店很常见刚开始娃小东西少,就矮一点横放1*5,娃大点高点了就竖放5*2,东西多的放不下,就叠加一整墙,5*10也没问题。搭配上合适的收纳盒子,无论是书、玩具还是杂物都不在话下。日常需要收拾的时候,只要:“找到相应的格子,丢进去”,万事大吉。最大限度保持统一混乱是收纳的大敌,如果收了半天,看上去还是乱糟糟的,那可太打击人了。所以我们要保持统一,一眼望去清楚明白。书好办,摆放起来很整齐,可玩具和用品就不一样了,形态各异,再加上花花绿绿的大盒子,炫目是炫目了,收拾起来可够费脑筋的。我的办法呢,三步:step1.把能拆的包装拆了,干干净净最好如果不打算二手转卖或是送人,大部分的包装都没有什么用,如果有信息,剪下来,或者拍照留档。除开有明显信息或是用途的盒子,其他的,早扔早省心。咱们的空间都是一平几千上万买来的,堆满包装盒可忒浪费了。一包被我分装后的大块拼图step2.合并同类玩具(也就是分区)玩具们大小不一,都单独保存还是太乱了,所以要合并一下。比如说毛绒玩具,扔到一起省空间。stpe3.放到统一的收纳箱里统一的收纳箱,是保持整洁的最后一道防线。任凭里头乱成鬼,外面看起来仍然是和谐世界。综合一下就是:“拆包装,合并,放统一的收纳箱”都做完大概就是上图这个意思,这里头的宜家类产品:类卡莱克的收纳柜(左柜),类舒法特的收纳柜(右柜)、波特纳书立(上方书架)、舒法特收纳箱(黑色箱子)、萨姆拉透明收纳箱。在已经建立好分区的基础上,这个办法最麻烦的是拆包装和规划收到什么地方。我的教训是,拆快递的时候就借着那股子热情,直接把这两件事干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一次定位成功,以后就不愁了。两大神器之收纳箱、收纳箱、还是收纳箱我家可能有些极端,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收纳箱里,各种型号大小大概有+,对于番茄的东西,我觉得以下这三种最好用。小收纳箱(宜家萨姆拉,尺寸:28*19*14)用来放分级阅读、手掌书、各式卡片中号收纳箱(网购,尺寸:38*28*14)用来放一些体积比较小,数量比较少的的玩具大号收纳箱(宜家舒法特,尺寸:43*30*30)用来装大号玩具,或是数量很多的玩具所有的常用收纳箱,不要盖盖子,不要盖盖子,不要盖盖子。强推宜家萨姆拉透明收纳箱系列,透明,而且盒子和箱子可以分开购买,省钱。对收纳而言,每多一个步骤就少一分动力。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收纳箱合适就好,不宜太大(或者说不宜用太大的箱子装很多小玩具),大箱子里刨玩具对娃对妈都是灾难。收纳神器之清晰易懂的标签/透明收纳盒子收纳一定要直观,所以要么用透明收纳盒(比如宜家萨姆拉系列),一目了然,要么就用图片式的标签。可打印的不干胶贴纸,拍照打印后,撕掉背胶即可黏贴下图是番茄的安静区(休闲阅读区、创作区、学习区)简单分区示意图区域内的摆放,蓝色沙发床是旧物利用,所以颜色略有点不搭这里用到的宜家产品包括:萨姆维卡花盆-休闲阅读区柜子上的白色罐子(后转移至收纳区的柜子上方左2),用来存放各种画具类卡莱克收纳柜-收纳区柜子莫培小型抽屉柜-收纳区柜子左1,用来存放手工工具萨姆拉透明收纳柜-收纳区柜子右侧,用来存放分级阅读和卡片舒法特收纳盒-收纳区左侧柜子内部黑色收纳盒,用来存放玩具福利萨特桌椅-工作区书桌和椅子全景,手机镜头的原因,有畸变,桌子过分大了整理收纳小技巧改进的“28原则”收纳书上常常会提到一个“28原则”:八成的东西收起来,留下两成来展示。有藏有露的收纳,图片来自Houzz咱们也可以化用一下,除了收纳箱,我们仍然可以把娃的作品、或是看起来很整齐且随时取用的玩具/用品展示出来。有重点的展示,是一个空间的亮点,会引起家人和孩子的极大舒适,也能增加大家维持整洁的动力。留一个“偷懒空间”,作为缓冲人总会犯懒不想动的,何况孩子。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快就要用上,一时还不想把东西收起来。还有的时候,由于分类的不明确,孩子们一时间不知道这件东西应该去往何处。右侧角落就是这个区域的“偷懒箱”这时候,我们可以留一个角落作为“偷懒空间”。暂时不想或是不便收拾的时候,就都放到这里来。约定好期限。比如不能存放超过24小时,或是满了就要送回去。这样既能减少收纳的压力,又不至于形成大混乱。疑难杂症的解决办法那些无法放进盒子里头的大玩具/大物件怎么办?已经过了使用期的那些,送人转卖或是雪藏,总之不在视线范围内可以不操心。麻烦的是那些时不时要用到的大玩具或是大件物品。方法一:在现有的布局下调整,存放如果有尺寸差不多的柜子,可以直接略作改动放起来。这些是番茄的车和大玩具,把柜门拆了刚好放进去(于是这个柜子就被他无限期征用了)方法二: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像小厨房,工具台这样的玩具,或是小沙发,小帐篷这样的东西,本身就有颜值,也算是孩子的家具了,买的时候注意下搭配,放在家里也颇有童趣。小厨房和工具台,所有相关玩具也都在同一系统里,不需额外占据空间。这里头的墙面收纳隔板,是宜家莫兰达壁挂(靠外放照片和调味品的部分)和分托挂杆和挂篮(靠内的两个罐子)没有那么多柜子怎么办?柜子,毕竟是要占地的大家具,收纳的空间仍是有限,而且也不能移动。方法一:挂起来好好利用墙面能节省不少空间,而且,比起放在收纳箱里头的遮遮掩掩,墙面更直观,更便于搜寻和定位。墙面收纳,图片来自Houzz,这里也是宜家的分托系列方法二:小推车如果是需要挪动的用品/玩具,宜家拉斯克小推车是很好的选择。番茄的护理用品以及一些亲子活动的道具就放在这个推车上家人/娃不配合怎么办?家人:尊重需求,优化调整先说家人。我们收拾半天,家人不维护,是很挫败的事情。然而维护是需要花精力的,因此混乱的开始,总是“懒得收”,可是懒也是有代价的,比如要找的东西怎么也找不到,比如看着乱糟糟着心情就不好,这些就属于混乱成本。如果存在一个理想的“好拿好放”的空间,维护成本极低,远低于混乱成本,大家就会自发的去收拾。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考虑空间的主要使用者(而不是规划者)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试错和磨合。在各自的常用空间里,大家都有自己的话语权,或许还能“眼不见为净”,但在孩子的空间,似乎谁都能插上一脚。这就造成了矛盾。实际上,孩子的空间,话语权是天然属于孩子的。但显然小朋友们没办法自己做决定。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孩子主要照顾人的需求。在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需要尊重主要照顾人的行事逻辑。常常会看到吐槽,说是妈妈辛辛苦苦吧房间收拾成理想状态,没想到奶奶一来,功亏一篑。这其中,很可能是因为妈妈想象中顺手的事情,对于奶奶来说,是违和的。理顺了奶奶做事的逻辑,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调整布局,才能有全家人都比较舒服的大环境。这个过程需要大家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收拾屋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对错,只有合适和不合适。娃:放大成就感,减少挫败感再说娃。不想打扫孩子留下的战场,在一开始就需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怎么引导?看看绘本,编编故事,利用好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咱们就能减少很多家务负担。刚开始引入的时候,可以从小任务开始,大人做一半,娃做另一半,上道了之后,在口头指引,最后慢慢放手。实际上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能自己找到想要的玩具,能够把自己的天地收拾的整齐,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放大他们的成就感,减少他们的挫败感(不要嫌弃孩子收的不好,少在娃面前重新收拾人家刚收拾过的地方),娃的自主收纳之路就会走的更顺畅。以上就是我这几年收拾屋子的一些实战经验。希望能协助大家减少一些快递们带来的混乱。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相关阅读:

和女儿暂住50平小屋,这9种"小户型收纳好物"帮了大忙!

前后40天布置新家:这些宜家好物巧物,帮我们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充分利用日韩流行的“立式收纳法”,我节省了家里一半存储空间!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