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取消粤语文字化的学者,一定想象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一代时髦青年对粤语的崇拜和追求。那一种狂热不亚于今天的年轻人玩抖音。
作为泛珠三角白话地区的我们,虽然口语中总带一点地方口音,但并不能影响我们与粤语无比亲近那种自豪感。当其它地方的观众还在追中央电视台的译制片的时候,我们仗着珠江台,无阻碍地看到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香港电视剧。当其它地方的青年抱着收音机学粤语的时候,我们已经从返乡的港客那里买来拷贝的磁带,无障碍地唱开了。
当中有许多爱国歌曲,或出自热门的影视作品,或出自某张专辑,经香港的歌星唱出,令人热血沸腾。至今重听不禁热泪盈眶。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这首歌是《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插曲,由主演汪明荃演唱。汪阿姐早期就出演过很多爱国题材的电影电视,后被选任为第七届中国全国人大港澳区代表,并以人大代表身份活跃政坛。和她之前演绎的爱国影视形象有很大的关系。
“做个勇敢中国人,热血唤醒中国魂”相信听过这首歌的人,都会一腔热血从心底油然而生。
《万里长城永不倒》,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现在很难想象当时那种音乐一起,万人空巷的情境吧。当时大陆的电影还是以战争片为主,突如其来的《霍元甲》,雄壮激烈的主旋律一出,犹如一擂重鼓,把人们的民族情感敲得沸腾起来。
《大号是中华》,这首歌是《陈真》的主题曲。这首歌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其歌名。第一句“孩人子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歌词朗朗上口,简单明了,犹如一个长者对晚辈推心置腹的叮咛,拳拳赤子心跃于眼前。当时的小青年喜欢这首歌比霍元甲主题曲更多一些。
《大地恩情》,“河水湾又湾,冷热说忧患。”旋律一出,是否回忆满满。通过这部电视,很多人才知道以前南方人取名与北方人有点不同。北方人喜欢给孩子取名:狗蛋、二蛋。南方人会根据出生时的重量取名:六斤、九斤。很多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读不懂的东西,如孔乙己那样的人。在这部剧里都看得到。
《长城》,这首歌是徐小凤在年推出,年迎回归同心大汇演时大合唱。徐小凤的歌声浑厚中透着绝对的感染力且又古意盎然,真醇古雅,剑蕴着深沉的古典气质。仿佛任何一首歌,经她的嗓子一唱出,都会成为经典。由她唱出的这首《长城》不高亢不激越,沉稳中带着喜悦。缓缓带出香港人正喜今天责任是桥梁的期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