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音乐会
首先想到的肯定是:
庄重、肃穆、高雅可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你能想到,竟然有乐手公然“摸鱼”吗?在《阿凡达》电影原声音乐演奏现场,就出现了这样一幕:00:09发呆…托腮…环顾四周…整整9分多钟的演奏,这个乐手一直都在摸鱼。看到这个场景,你是不是也满头问号?
其实,这个乐手是负责低音大管的,
喏~,就是下图这个乐器。
(低音大管)
由于低音大管是个超级冷门的乐器,整场演奏可能就吹几个音,可不就能摸鱼了嘛。
00:26无独有偶,隔壁的大号手也加入了“乐手摸鱼群聊”。据一位网友说:
“第一次看见大号手是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的是德彪西,指挥刚从德国回来,颇具盛名,偌大的音乐厅中座无虚席。
大号手一个人坐在舞台上右边的最后一个角落,穿着黑色西装,微微低着头,看起来像一个孤独的哥萨特士兵。
音乐是恢弘而开阔的,打开了整个舞台,我一直看着大号手,他坐在那里,静静地,好像这一切都和他无关。
最终,在漫长的两个小时三十五分等待以后,他拿起大号,吹奏了宏大的一响。
就这样,结束。”
一个大号乐手等了45分钟
都不一定会吹一个音。
难怪大家总说:
当一个大号手,就是要学会等待。
其实,不仅是低音大管、大号,很多打击类乐器都是这样。
但他们并非真的在摸鱼,在等待的时间,他有可能正默数着小节数。也许是眼睛不知道该看哪,才闭上了眼睛。
重要的是,在休止的过程中,他们还要酝酿情绪,数对小节数,确保能准确无误地进入下一段的演奏中,这一点并不容易。
那么,如果想进入乐团,有什么要求吗?
首先,乐团成员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大部分人从4、5岁就开始学音乐了。是的,乐团成员基本都是有“音乐童子功”傍身的。
说到技能方面,交响乐团很讲究团队合作,要同时吹、同时听、同时调整,需要在排练的时候花大量时间去磨。
这就要求你不仅要有专业的乐器演奏能力,还要有过硬的识谱技能。光是记好自己的演奏小节还不够,你得连你同事的演奏内容一起记,这样才能确保演出顺利。
总之,音准、节奏、识谱、视奏……这些音乐基本功都是成为一名乐手的重要因素。哪怕你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这种专业路线,只是想给孩子培养个兴趣,这些内容也都是学音乐的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升上大学后,你可能做医生、做老师、做白领……但你中小学阶段学到的知识(比如识字、算数),正是你学习医学、学习教育、学习工作技能的第一层地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练好基本功,才能更上一层楼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854.html